入围查询丨第十六届虎啸奖线上评审圆满收官
本次虎啸奖线上评审汇聚了1200+数字营销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超级评审团,对近1000家优秀企业提报的近4000件内容进行了第一轮线上专业评审,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严格、严谨、严肃的流程,遵守认真、细致、负责的态度,至此,第十六届虎啸奖线上评审工作圆满结束,即将开始下一阶段的终审工作。
关于案例是否入围终审,参赛公司可自行登录虎啸奖参赛系统,查询案例是否入围。
若显示【已入围】,表示该案例即将进入下一轮终审环节,终审评委将进一步评选;
若显示【未入围】,表示该案例无缘终审,期待下一届继续努力;
机构人物类统一显示【审核通过】,待主席团成员进行评定,评审结果将于虎啸盛典统一揭晓;
查询系统即参赛系统:case.hooxiao.com,登录即可查阅,如有疑问可咨询虎啸奖秘书处。
3月28日-4月3日,来自品牌方、高校、研究机构、营销代理机构、媒体机构、技术公司等,1200+资深专业人士组成的超级评审团,完成了第一轮案例作品在线评审。
AI辅助评审:第十六届虎啸奖评审系统首次上线“智小虎大模型AI评审建议”功能,持续提升评审体系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智小虎”作为效率工具提供参考建议,评分权100%由评委独立行使,我们深知,任何技术工具的价值都取决于使用者的智慧。
分组制度:今年线上评审,虎啸奖组委会根据1200多位评委的不同属性与专业领域,平均分配在不同的组别,一共分为35个评审小组,每组约有30-35位评委,分到每组的案例由该小组评委们格局各项维度逐一评分,全部评审完毕后最后得出平均得分,根据排名高低以此得出入围终审作品。
时长保证:组委会设定每个案例评审时长不得低于2分钟,为了评委更全面的了解案例传播实施详情,评委需对每个案例各维度的提报文字、图片、视频进行细致查看评定。
进度互通:在今年第一轮线上评审过程中,组委会秘书处每日在小组群汇报评审进度,评审后台可以实时查看全部评委的评审进度,早晚提醒评审合理安排时间、把握评审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专业的评审工作。
案例点评:对每个案例进行单一点评的功能是历届虎啸奖线上评审重要组成部分,点评代表了不同评委老师对不同案例的评价、记录,截止第一轮线上评审结束,后台记录26000+条来自评审老师们的细致点评。
问卷调研:为了不断升级评审系统,让明年的评审工作更顺畅,包括对虎啸奖的赛事设计、类别刷新及评审规则等等,组委会秘书处拟定了针对评审老师的问卷调研,已收到百余件问卷回执。
在本次线上评审过程中,不少评委老师对于案例共性、行业趋势以及评审亮点进行热烈讨论,由此产生了不少高频话题,那关注方向有哪些呢?
比如:AI技术在营销生意中的应用与转化。评委们观察到,随着数智化营销案例增加,AI技术和大数据大量应用,AI已从早期的“效率工具”进阶为“营销决策核心驱动力”——既能优化执行,也能重塑生意逻辑。不同行业纷纷展现出AI应用和转化,未来,AI在营销中的价值将取决于机器算力与人类洞察的平衡,技术负责精准触达,而人类负责构建情感共鸣,二者协同才能真正推动生意增长。
比如:营销的本质仍是"用对的内容,在对的场景,打动对的人"。在这个算法主导、流量至上的时代,这句话所包含的三个维度反而显得愈发珍贵:内容必须根植于品牌的核心价值而非流量密码,场景需要精准匹配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而非平台红利,打动人心则要求超越数据标签去理解人性深处的渴望。那些穿越周期的成功案例无不证明,当品牌能在喧嚣中坚守这一本质,就能建立真正持久的消费者关系。行业的进步不在于追逐每一个风口,而在于在变化中守住那些不变的真理。
比如:小成本预算抗衡大成本制作的案例仍不在少数。从案例预算分布来看,小成本预算抗衡大制作的案例仍然占据相当比例,在信息粉尘化的时代,小预算的制胜关键在于——找到"四两拨千斤"的支点,当大大预算品牌还在为10%的流量转化率优化素材时,小预算玩家早已用100%的场景契合度,在特定人群心智中种下了品牌的种子。
下一阶段,入围案例将进入【线下终审】,第十六届虎啸奖终审会将于2024年4月11日—4月12日于南京进行,进入终审后,评委将对入围作品进行分组评审、合议、投票,以此决出等级奖作品和优秀奖作品,而终审期间产生的金奖提名案例,将通过最终的金奖答辩(4月25日),最终角逐出本届的金奖!
最后,恭喜入围案例作品顺利进入终审,再次对各位参赛企业、对专家评审老师们专业而负责的工作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与虎啸奖同行,共同做行业的建设者!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33qXfLhE4v97RpjLgYixs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