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十届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西南民族大学(校赛通知)
一、竞赛主题
融·合
二、大赛简介
此竞赛属于西南民族大学重点学科竞赛之一。
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以赛促育,通过竞赛呈现,展示艺术设计创新成果,树立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引导两岸青年设计师及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就一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勇奋斗的艺术设计类拔尖创新人才。以赛促融,通过竞赛交流,加强海峡两岸、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华侨青年的交往互动,深化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在设计实践和创新创业中涵养家国情怀,增进民族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赛促创,通过竞赛评比,倡导设计理念、技术和材料的创新应用,提升设计作品的创意水平和实用价值,推动成果转化,深化产教融合,以设计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高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
承办单位:艺术学院、建筑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美育中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数字化智慧实验室、民族民间艺术与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研究中心、“艺”脉相承辅导员工作室
四、参赛对象
海峡两岸、香港、澳门高等学校在职青年教师、在读学生,青年设计师,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在职青年教师、在读学生、青年设计师,年龄需在45周岁(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每项参赛作品团队成员包括1名第一作者和不超过4名团队成员,高校学生组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已获得前9届竞赛各类奖项的相同作品不能再次参赛,每位选手最多参与5项作品(含第一作者及团队成员)。
五、赛道设置
“华灿奖”分创意赛道、定向主题赛道两个赛道。
(一)创意赛道
共设元宇宙设计、视觉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融合创新设计6大组别,根据参赛对象类别每组下设高校学生组和青年设计师组,共计12个小组。
第1组为元宇宙设计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2组为视觉设计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3组为产品设计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4组为数字媒体设计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5组为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6组为融合创新设计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7组为数字媒体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8组为数字媒体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9组为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10组为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11组为融合创新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12组为融合创新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二)定向主题赛道
设5个定向主题:“AIGC创新创业设计”、“茶韵稻香,食美淮扬”、“华灿运河”、“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根据参赛对象类别每个定性主题下设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共计10个小组。
第1组为“AIGC创新创业设计”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2组为“茶韵稻香,食美淮扬”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3组为“华灿运河”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4组为“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5组为“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6组为“华灿运河”青年设计师组;
第7组为“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高校学生组;
第8组为“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青年设计师组;
第9组为“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高校学生组;
第10组为“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青年设计师组。
六、参赛类别
(一)元宇宙设计
1.虚拟角色设计(数字人、虚拟偶像、NPC等);
2.虚拟场景/空间设计(元宇宙社交空间、虚拟展览馆等);
3.虚拟道具/产品设计(数字藏品、虚拟穿戴设备等);
4.元宇宙交互体验设计(虚拟活动策划、游戏化场景等)。
(二)视觉设计
1.视觉传达设计(品牌VI、海报、包装、插画等);
“华灿奖”分创意赛道、定向主题赛道两个赛道。
(一)创意赛道
共设元宇宙设计、视觉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融合创新设计6大组别,根据参赛对象类别每组下设高校学生组和青年设计师组,共计12个小组。
第1组为元宇宙设计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2组为视觉设计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3组为产品设计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4组为数字媒体设计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5组为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6组为融合创新设计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7组为数字媒体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8组为数字媒体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9组为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10组为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第11组为融合创新设计高校学生组;
第12组为融合创新设计青年设计师组。
(二)定向主题赛道
设5个定向主题:“AIGC创新创业设计”、“茶韵稻香,食美淮扬”、“华灿运河”、“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根据参赛对象类别每个定性主题下设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共计10个小组。
第1组为“AIGC创新创业设计”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2组为“茶韵稻香,食美淮扬”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3组为“华灿运河”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4组为“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5组为“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组(高校学生组、青年设计师组);
第6组为“华灿运河”青年设计师组;
第7组为“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高校学生组;
第8组为“乡村振兴刘姐菜篮子里的美好生活”青年设计师组;
第9组为“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高校学生组;
第10组为“灵山新文创,回归心生活”青年设计师组。
2.环境设计(城市更新、乡村环境、商业空间、公共艺术装置、展览展示设计等);
3.动态视觉设计(动态海报、MG动画、品牌宣传等)。
(三)产品设计
1.工业产品设计(智能装备硬件、家居用品、交通工具等);
2.服装与配饰设计(成衣、概念时装、功能性服饰等);
3.工艺美术设计(陶瓷、纤维、漆器、金属工艺设计等)。等
(四)数字媒体设计
1.用户界面设计(APP、网页、智能设备界面等);
2.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研究、AR/VR交互界面等);
3.动态视觉设计(数据可视化、信息图表动画等)。
(五)中华传统文化IP开发设计
1.传统文化IP形象设计(神话人物、非遗符号、历史故事角色等);
2.文创产品设计(文具、潮玩、数字藏品等);
3.文化体验设计(传统工艺数字化展示、非遗互动装置等)。
(六)融合创新设计
1.跨学科设计(科技+艺术融合、新材料创新应用、可持续设计等);
2.社会创新设计(公益项目、社区改造、无障碍设计等);
3.未来概念设计(太空探索、人工智能伦理、未来城市等)。
七、参赛流程
第1步:根据主题创作参赛作品。
第2步:网上报名“华灿奖”官网(www.huacanjiang.com),确保报名表内容填写准确、完整。
第3步:上传作品。
创意赛道作品征集时间:2025年9月30日17:00
校赛时间:2025年10月18日17:00
赛区赛时间:2025年11月10日17:00
定向主题作品征集时间:2025年11月10日17:00
总决赛时间及路演:2025年11月
颁奖仪式及路演展示:2025年12月
八、竞赛实施
“华灿奖”采用校赛、赛区赛(大陆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省赛,香港、澳门、台湾及海外地区设置区域赛)、总赛三级赛制。校赛、赛区赛由各赛区负责组织实施。
(一)校赛
由各高校根据相应赛区赛方案负责组织实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校内比赛,选拔获奖作品至赛区赛。
(二)赛区赛
由各赛区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实施。竞赛共设立34个赛区,其中大陆30个赛区,香港、澳门、台湾各设1个赛区,海外1个赛区,选拔赛区内获奖作品至总赛,青年设计师组由赛区直接负责组织、选拔。
(三)总赛
总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网络评审,参赛对象为各赛区牵头单位选拔至总赛的参赛作品。第二阶段为现场评审,根据第一阶段成绩由高到低排名,筛选作品进入第二阶段。
(四)颁奖仪式及路演
颁奖仪式在江苏省昆山市举办,由组委会负责组织实施。路演是颁奖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总赛现场评审的参赛选手可根据参赛作品情况,选择进行实物路演(平面、数字多媒体等以设计图展示),重点展示作品成果转化的优势,准备不超过5分钟的作品介绍,由专家现场评审。
九、其他事项
(一)竞赛不收取参赛费用,各高校、各赛区牵头单位不得收取参赛费用。
(二)各高校、各赛区牵头单位认真做好竞赛组织与选拔工作,严格审查参赛对象资格及作品内容。
(三)严格杜绝抄袭行为,如出现抄袭则取消参赛资格,通报参赛选手所在单位且3年内不得再参赛。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选手及所在单位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四)主办方行使著作权包括但不限于享有对所属竞赛作品方案复制权、传播权、展示、出版和宣传等权利。定向主题获奖作品版权归“华灿奖”组委会,由承办单位华灿工场(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代签协议,如获奖选手不能签署,视作放弃参赛资格。
(五)有以下情况的,“华灿奖”组委会有权收回奖项标志的使用权和已颁发的奖品:
1.获奖作品(产品)由于功能性缺陷造成了重大社会危害;
2.设计者或生产者在未通知主办方的情况下对获奖作品(产品)进行重大修改,并继续在该作品(产品)上使用获奖标志或利用其进行宣传。
(六)主办方对本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
十、未尽事宜
https://mp.weixin.qq.com/s/O_f2tP7u053OKX6AabKvL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