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多个赛道等你来选
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围绕智慧城市主题,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本届大赛以创意设计为主。现将我校研究生参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参赛方式
1.参赛对象
我校正式注册的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已获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本科生均可参赛。
2.报名要求
每道赛题每人仅能拥有一支团队(1-4人),可同时选择多道赛题进行研究,不同赛题可以拥有不同的团队,支持跨院校、跨专业、跨单位自由组队。每支队伍最多申报2位指导教师,按照申报顺序排序。组队参赛时作品第一作者(队长)所在培养单位为该队伍的参赛单位。
3.报名途径
大赛报名入口:
ttps://cpipc.acge.org.cn
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10月8日12:00
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3年10月10日12:00
联系人:郭老师
电子邮箱:guojing@tust.edu.cn
联系电话:60600280
二
赛程赛制
1.赛制
创意设计赛分为初赛与全国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10月10日-10月25日)。参赛学生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提交参赛作品。评审专家组将从主题相关性、创意新颖性、可行性、社会与经济效益、商业模式与市场前景、作品展现形式等方面,分别对参赛作品进行在线评审,并最终确定进入决赛的作品。进入决赛的所有作品和团队,将有机会得到来自相关政府、赞助企业与投资机构的专业导师进行辅导,以完善作品的创新方案与提升作品的表现形式。鼓励各学院组织相关创业导师对参赛团队进行辅导。
全国决赛(11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决赛为现场展示。进入决赛的参赛选手将汇集到承办单位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并且回答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的提问。大赛专家委员会将根据参赛作品的汇报材料,参赛团队的现场答辩和演示情况对进入决赛的作品进行评比和打分。
2.赛题
本届大赛以创意设计为主,智慧城市与智慧社会为大赛主题,包括定向赛道、自由赛道、企业揭榜赛道三类赛道,其中定向赛道优先解决在智慧城市实际建设中面临的技术和创意痛点问题;自由赛道不设置具体题目,参赛团队可根据自身技术能力自由选择领域和拟定题目;企业揭榜赛道由企业提供支持。三类赛道各有侧重,分别评审。
定向赛道:本届大赛拟设置的定向赛道包括数字孪生与元宇宙、智慧能源与绿色生态、城市大脑与社会智理、智慧交通与出行、智慧建设与城市运维、智慧生活与创意设计、未来城市美学幻想、城市服务与协作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每个赛道不设置具体题目,参赛同学可自行拟定题目。
自由赛道:自由赛道为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无限创意与想象空间,参赛团队可以针对智慧城市的任意主题提出技术创意、软硬件系统或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能装备、智慧医疗、智慧建筑、智慧家庭、智慧金融、智慧养老、智慧生态与环保、智慧防灾与应急、城市创新设计、数字化转型等领域。
企业揭榜赛道:企业揭榜赛道由赛事支持企业在赛事截止报名前分批动态发布企业的技术需求,包括飞行汽车与无人机、智慧教育等领域,供同学揭榜参赛。参赛团队可直接与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对接和成果转化。
三
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要求
创意设计赛的参赛作品鼓励创新与创业紧密融合。参赛作品不仅应在创意、想法、思路等方面体现新颖性,还应具有良好的可实现性,并鼓励团队在市场前景方面进行探索。申报参赛作品时,定向赛道要选准申报的赛道和赛题,自由赛道要选准类别,作品标题要新颖,内容紧扣智慧城市,简要说明中最好写明灵感来源。申报参赛作品时,要对创意进行简要的介绍,要对其应用领域、可行性、主要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社会价值、预期经济效益、商业模式与市场前景等内容进行阐述,需附上详细的策划方案。为确保评审公平,除申报系统需要填写所在培养单位信息外,申报参赛作品的各个部分(包含各类附件)不能出现申报者所在培养单位信息。
每份参赛作品应包括:①项目简表;②项目说明书;③商业计划书(可选);④补充材料(可选),可以实物、图片、PPT、Flash、视频等,但对于借用软件开发等手段的作品必须要附以参赛作者原创的原型系统或者代码。
参赛选手通过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官方网站进行报名与作品提交,由参赛单位负责进行校级审核。大赛规定的项目提交时间截止后,指导教师、参赛队员和项目内容不能进行调整或更改。
参赛作品(包含但不限于算法、模型、方案、论文等)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赛事鼓励原创。禁止在比赛中抄袭他人成果,一经发现将取消比赛成绩并严肃处理。组委会保留对比赛规则进行调整修改的权利、比赛作弊行为的判定权利和处置权利、收回或拒绝授予影响组织及公平性的参赛团队奖项的权利。
2.知识产权和作品所有权
比赛期间参赛队伍所有的创意、方案及相关的知识产权均属于参赛队伍所有,组织方承诺履行保密义务,并不用于除本比赛外的任何其他用途。
参赛队伍应保证所提供的创意、方案和相关材料属于自有知识产权。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者其他权利。一经发现或经权利人提出并查证,大赛组织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组织方对参赛队伍因使用本队提供/完成的创意、方案和相关材料而产生的任何实际侵权或者被任何第三方指控侵权概不负责。
组织方拥有对参赛作品组织投资对接和产品孵化服务的优先权利。组织方有权将参赛团队提交的参赛作品、相关信息、参赛团队信息用于宣传品、相关出版物、指定及授权媒体发布、官方网站浏览及下载、展览(含巡展)等活动项目。
四
奖励与资助
1.大赛组委会奖项设置
大赛将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分赛道设置专项奖,并评选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指导教师,获一等奖的作品中以专家投票方式决出冠、亚、季军,主办单位将授予冠军团队“创新实践之星”称号。奖项设置如有调整,以决赛期间大赛官网的公告为准。获奖选手可享受的人才政策详见大赛官网。
2.校内奖励
一般情况下,学校将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奖励奖金6000元/队;获二等奖,奖励奖金3000元/队;获三等奖,奖励奖金1500元/队。省部级(分赛区)一等奖,奖励奖金800元/队。获二等奖,奖励奖金500元/队。同一参赛队伍所获奖励以该队所获得的最高奖励为准,不重复奖励。最终奖励标准以学校最新文件为准。
在决赛中需要出差外地参加竞赛时,根据大赛组委会的安排,研究生院将承担实际发生的合理费用(金额以正规票据为准),出差标准参照财务处出差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在全国决赛中获奖的研究生,在参评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等奖项评审时,其获奖竞赛级别按国家级竞赛级别认定。
更多参赛要求及赛事信息请参见大赛官网:
https://cpipc.acge.org.cn/
鼓励广大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组队参赛。
智汇青春,有梦当燃,
欢迎广大研究生积极报名!
https://mp.weixin.qq.com/s/hEY40-qt2B-_qvrGljCBY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