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计小音”周边文创产品设计大赛
文创产品
是校园精神的流动名片
亦是情感寄托的港湾
更是延续对母校思念的情感符号
在这里
创意之光如燎原星火
无论你是初出茅庐的新手
还是造诣深厚的行家
只要怀揣灵感
都能前来一展身手
设计独具匠心的校园文创产品
珍藏校园记忆
让校园文创于此生根发芽
一、活动目的
为将学院特色进行创新型表达,让学生在文创设计过程中了解学院文化,通过设计、宣传等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协作能力,助力学生成长,学院特举办第二届“计小音”周边文创产品设计大赛。
二、吉祥物介绍
“计小音”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吉祥物。“计小音”以鼠标为设计原型,展现了学院信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学科的特点,淡蓝的主题色、脸颊、眼睛镜片以及头部雷达样式体现了科技感,配合鲜明的线条和几何形状使各元素融为一体。“计小音”灵动的形象,代表了计信学子们的精神面貌: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用代码编织梦想,用科技创造未来。
(计小音原图)
三、主办单位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
四、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5月15日
五、作品要求
(1)参赛者需以学院吉祥物“计小音”为设计主体,深度挖掘计信学院魅力,寻找创新创意元素,充分展现学院特色,进行文创产品设计。
(2)参赛作品类型丰富多元,包括但不限于文化品类(如台历、手账笔记本);日常用品类(如鼠标垫、桌面风扇);工艺品类(如3D打印摆件、亚克力挂件);服饰穿戴类(如棒球帽、连帽卫衣、帆布袋)等,可参考本学院及其他单位各类优秀文创产品。
(3)统一以电子稿形式提交,若为手绘需扫描成图,软件设计则直接导出成图。设计图稿务必全方位展示作品,包括整体展示图、细节特写图,如整体效果图、关键细节图、外观尺寸图及三视图等。
(4)提交图片以JPG或PDF格式上传,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建议参赛者使用平面、3D等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必要时提交相应格式的源文件(带图层),如JPG以及PSD、AI等格式。
(5)每件参赛作品必须附带不少于100字的设计说明。(包括但不限于详细阐述设计理念,解释如何从“计小音”的元素出发构思产品,说明产品类型选择原因,介绍所设想使用的材料等)。
(6)允许跨学院组队参赛,每组参赛人员最多3人。报名者需作为团队核心负责人,承担与赛事组织方沟通联络、统筹团队设计进度等职责。
(7)在评分环节,同等条件下,更注重作品的实用性与创新性,优先考虑设计巧妙且能切实融入日常生活、凸显学院文化传播价值的作品。
“计小音”周边文创优秀案例
案例一——拼图
校园地图拼图色调明快活泼,以清新自然的绿色作为主体颜色,象征着校园蓬勃的生机;在细节处理上,运用蓝、黄、红等高饱和度的对比色来表现各类建筑与地标,增强了视觉效果。同时,地图的绘制上采用卡通风格,以简洁流畅的线条,绘出校内各个建筑的特征,在具有辨别性的同时也不失观赏性。地图中还插入了计信学院吉祥物"计小音"的图案,富有学院特色。
作为一款兼具实用与创意的地图拼图,它既满足了校园导览的基本功能,又提升了同学们的互动体验,让同学们能够以趣味化的方式熟悉校园。
案例二——表情包
“计小音”环游记微信表情包以计信学院吉祥物“计小音”为主角,展现它周游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奇幻旅程。
表情包以各地风景名胜为背景,融入地方的风俗特色、文物、美食等多样化元素,以俏皮灵动的语言和形象展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每一次线上聊天都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同时,表情包适用场景广泛,无论是与朋友分享生活琐事、与家人交流情感,还是与同伴讨论工作安排等,都能找到合适的表情包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传递喜怒哀乐,为每一次对话注入活力,拉近学院师生心与心的距离。
案例三——U盘
计小音U盘以学院吉祥物“计小音”为主体,展现了学院信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学科的特点。淡蓝的主题色、脸颊、眼睛镜片以及头部雷达样式体现了科技感,配合鲜明的线条和几何形状使各元素融为一体。“计小音”灵动的形象,代表了计信学子们的精神面貌: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用代码编织梦想,用科技创造未来。
六、其他说明
(1)创意方案需体现深度构思,不得采用低完成度设计。例如:仅将“计小音”图案简单印制在实物上。
(2)参选作品必须具备完整原创性,严禁重复投稿行为。若存在侵犯他人专利权、版权、商标权或其他法定权益的情形,相关法律责任由投稿者独立承担。
(3)作品内容须符合公序良俗原则,禁止出现地域歧视性元素,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需遵循传承规范,不得进行娱乐化改编。
(4)所有提交作品即视为同意授权学院在非营利性文化项目中无偿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展览展示和宣传推广,创作者保留作品完整署名权利。
七、参与形式
扫描下面二维码并按照要求填写收集表内相关信息。
凡参与且符合要求者,可获得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学分哦!作品被采纳者,可获得所设计的文创产品实物一份!
在朋友圈转发本条推文,点赞数等于或超过35个,请填写转发集赞收集表并于截图上备注:姓名和学号,即可获得“校园文化类”第二课堂学分。
转发集赞收集表二维码如下:
https://mp.weixin.qq.com/s/E6uOFBcezClc7RfkM3-k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