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红头巾》文创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广东粤剧院×广东省丝纺集团联合推出的《红头巾》文创征集评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件参赛作品。经过专家们的评审,最终评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任祯作品《三水儿女·红头巾》
本IP形象“红头巾”灵感源自粤剧《红头巾》,致敬上世纪远赴南洋谋生的三水女性。展现自尊自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蕴含中华文化中“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人物造型核心突出身份标识:巨大的红色头巾代表妇女亦是时代英雄,搭配向外展开的靛蓝色围裙,形似小裙,增添活泼可爱。手持竹竿,还原红头巾妇女的日常劳作工具,生动体现其吃苦耐劳、坚韧能干的品格,传递温暖而坚韧的力量感。
二等奖强薇作品《带小好》
“带小好”以粤剧《红头巾》女主角卢带好为原型,主体以两头身的Q萌形态,展现了剧中的经典造型与经典剧情。服饰强化了红蓝两色鲜明碰撞,既有记忆点又承载着中国古典色彩的古朴大气。头巾上一抹渐变橙色,那是阳光洒在姑娘们头上;胸前一朵木棉花,是岭南的标志、三水的牵挂。这个形象,是“红头巾”的还原,彰显着岭南姑娘的气质。“带小好”这个名字,是女主名字延伸,传递着“人生不求大好,但求小好”的知足常乐的美好愿望。
二等奖陈卉楠梁天铭作品《南洋巾帼》
本作品以粤剧《红头巾》核心人物“带好”“惠姐”“阿月”“阿丽”四姐妹为原型,创作系列动漫风格IP形象。采用可爱的三头身比例,在保留演员个人神韵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提炼与萌化设计,突出人物性格,设计融合传统粤剧服饰元素(如红头巾、蓝布衫)与现代动漫审美,线条流畅,旨在以年轻化、亲和力的视觉语言,活化“红头巾”文化记忆,展现华人女性自尊自强、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崇高品质,将“红头巾”精神以新时代方式不断发扬。
三等奖赵悦作品《红头巾形象设计》
本IP形象设计以粤剧《红头巾》中的年轻女性形象为原型,展现新时代女性对苦难的勇敢面对,对国家大事的积极参与,这种形象既是先人的传承,也是后代的带领人。人物形象风格弱化历史沉重感,但人物眼神的明亮和动作展现女性积极向上的精神。标志性“红头巾”造型同时也在肩部出现,一方面展现女性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参加中国建设,另一方也再次强调头巾的精神象征。
三等奖黄钰涵作品《三水铸魂》
本IP设计以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为文化母体,创造核心IP形象“带好”——其造型凝练了红头巾劳动妇女的集体肖像。角色头戴标志性红头巾,身着靛蓝粗布衫。面部设计融合粤剧旦角妆容精髓,但突破传统程式:以桃红色眼影替代浓墨重彩,开怀大笑的神态传递劳动女性乐观坚韧的特质。
主体形象定格于“挑担扛砖”的经典姿态——扁担压弯成弧线,两端悬挂砖石,象征剧中“一砖一瓦筑新城”的使命,构建“刚柔并济”的视觉符号。既保留粤剧的传统韵味,又以现代设计语言重构地域记忆,让IP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的桥梁。
服饰设计基于原有形象,进行了轻微调整,在袖口点缀方胜纹,象征着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的姐妹情谊。衣摆点缀水纹,水元素在舞台设计中被用作重要符号,代表红头巾家乡三水、南下的大海以及南洋岛国的象征,同时兼有上善若水的含义,她们的故事,比水更坚韧,比水更柔美。
IP整体通过“硬核动态+柔美细节”的反差设计,打破大众对传统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既成为三水地域文化的超级符号,也为粤剧IP的年轻化传播提供新范式。
三等奖吴彦橦作品《阿好表情包》
作品以粤剧红头巾女主角卢带好为原型精准复刻剧中标志形象红巾裹发象征坚韧信仰靛蓝工服承载南洋奋斗记忆眼神温润而坚定笑容明媚中带着岁月沉淀的坚韧还原南洋女工历史风霜通过五款生活化表情解锁她的多面灵魂让坚韧的"红头巾"形象染上人间烟火气她是扛起栋梁的工人亦是怀揣乡愁的少女蓝装承载时代重量表情诉说个体心跳让历史人物带着温度走进现代生活在方寸表情间传承跨越世纪的温柔力量。
作品展示详见(复制以下链接进浏览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w7iXti19eRgFZlwVTsUEdQ
